效果饰面模块(Effects Finish Module)
效果饰面模块用于量化含有效果颜料的材料中可见的闪烁和颗粒感。
颗粒感
颗粒感是指在漫射光照条件下,表面呈现的非均匀、颗粒状纹理,
表现为表面亮度或暗度的微小变化,使其看起来粗糙或颗粒状。
这种视觉效果在含有效果颜料的材料中尤为明显,
因其散射光线的方式不同,会导致表面出现不均匀的视觉质感。
颗粒感数值 | 表面质量 | 视觉感知描述 |
---|---|---|
<1 | 平滑外观 | 颗粒感极低,在漫射光下表面看起来像纯色表面。 |
1-3 | 细颗粒 | 在漫射光下可见微细颗粒纹理。 |
3-6 | 粗糙外观 | 在漫射光下明显可见颗粒感。 |
6+ | 高颗粒感外观 | 颗粒纹理高度明显,呈现不均匀、斑驳的表面。 |
测量方法
系统获取独立于光照条件、阴影和反射效应的表面图像 ,提取材料的固有颜色信息。
颗粒感数值通过分析图像的亮度因子变化计算,专注于中等空间频率范围内的反射变化。
颗粒感测量采用光亮度补偿因子 ,可用于不同反射率材料的对比。
该测量方法经过心理物理实验验证,与人眼感知高度匹配,可稳定测量不同材料的颗粒感。
闪烁感
闪烁感是指表面镜面微粒反射光线的视觉效果,
通常表现为明亮的光点 ,类似夜空中的星光或水面上的阳光闪烁。
此现象常见于含有效果颜料的材料 ,当材料在定向照明下观察时,
其闪烁感尤为明显,而在完全漫射光照条件下,闪烁感会消失。
闪烁密度
闪烁密度表示在定向光照条件下, 可见闪烁点的数量。
以每 100mm²(10mm x 10mm)测量区域为单位,
统计六张测量图像中的平均闪烁点数。
闪烁可见性
Aesthetix 计算闪烁可见性 ,即材料中可见闪烁点的平均亮度值。
注意:
闪烁点的视觉可见性与光源亮度成正比。
例如,在强烈阳光下,闪烁点比 LED 聚光灯照射时更亮、更明显。
闪烁面积
闪烁面积是指在10x10mm 测量区域内, 可见闪烁点的平均尺寸。
系统通过图像分析识别每个可见闪烁点,计算其像素大小,并换算为物理单位。
闪烁颜色
SpR, SpG, SpB
系统提供RGB 颜色值 ,表示测量区域内所有可见闪烁点的平均颜色。
测量方法
图像采集
系统使用45° 环形光源 ,拍摄六张表面图像,每张图像由不同方向的 LED 照明。
右侧照明(LED 1) | 左侧照明(LED 4) |
---|---|
![]() | ![]() |
测量图像记录了表面各点在不同方向光源下的亮度分布(LED 1-6)。
测量区域为10x10mm 红色矩形区域。
LED 在图表中以颜色编码标识,
相对位置相同的 LED 具有相同颜色(例如,LED 1 和 LED 4 均为品红色)。
闪烁点识别
系统通过亮度对比度分析 ,识别图像中的闪烁点。
通过分析闪烁点与背景的亮度差异 ,区分出可见闪烁点。
若闪烁点的对比度超过设定阈值 ,则视为可见闪烁点。

该阈值基于人眼可见性公式 ,结合以下因素:
闪烁点亮度
背景亮度
闪烁点大小
观察距离
计算可见闪烁点数量
识别所有可见闪烁点后,统计测量区域内的闪烁点总数。
该测量方法可精准量化闪烁效应的视觉影响 ,用于材料研发和质量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