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hopoint Appearance Elements 文档 Help

调整纹理参数

调整参数以优化特征选择

调整纹理测量参数可帮助识别并计数图案中的特定单元,使测量更符合实际需求。

1. 特征分离(分水岭形态学调整)

  • 目的 :控制分割区域的“侵蚀”程度,通过增加相邻特征(如凸起)之间的间距 ,确保正确识别相互接触的特征。

  • 工作原理

    • 增加特征分离值 → 使相邻特征分开,提高检测的独立性。

    • 设置过高 → 可能导致较小的特征完全消失,影响分析完整性。

  • 调整步骤

    1. 先使用中等数值并观察分割效果。

    2. 逐步提高数值,确保粘连的特征能够分离,同时避免小特征被误删除。

    3. 每次调整后重新计算分析 ,评估调整对特征识别的影响。

2. 特征选择(分水岭选择百分比)

  • 目的 :确定分割后的特征最小尺寸阈值 ,决定哪些特征被纳入分析。

  • 工作原理

    • 数值较高 → 过滤掉较小的特征,仅保留较大的显著特征。

    • 数值较低 → 包括较小的特征,可能包含噪点或无关信息。

  • 调整步骤

    1. 先使用较低的阈值 ,确保所有可能的特征都被检测到。

    2. 逐步提高该值,以排除较小、不相关的特征,保留重要特征。

    3. 可视化检查调整后的结果,确保没有遗漏关键特征。

3. 反转特征地图

  • 目的 :反转表面特征的高低关系,使凸起变为凹陷,凹陷变为凸起

  • 工作原理

    • 适用于边界呈凸起结构的表面 ,例如带有网格、凹槽或浮雕特征的材料。

    • 反转后,系统会将边界区域视为主特征,而不是分隔特征的低谷区域。

参数调整的实际操作流程

  1. 初步检查

    • 观察初始分割结果,判断是否存在特征未正确分离无关小特征被包含的情况。

  2. 调整特征分离

    • 逐步提高该参数,确保相邻区域得到有效分割。

    • 避免设置过高,以防有价值的小特征被误删。

  3. 调整特征选择

    • 调整该值,排除微小、不重要的特征,同时保留关键特征。

  4. 反转特征地图(如适用)

    • 若分割结果未能正确识别边界 ,可尝试启用“反转特征地图”功能,以优化特征识别。

  5. 重新计算并检查

    • 每次调整后, 重新计算测量 ,确保优化后的分割结果符合实际需求。

优化测量结果的关键技巧

采用平衡调整策略

  • 交替调整特征分离特征选择 ,避免只关注单个参数。

测试不同组合参数

  • 不同表面纹理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设定,建议逐步测试并优化

实时可视化检查

  • 观察调整后的分割结果,确保检测到的特征符合预期。

通过优化这些参数,用户可以精确选择和分析表面特征,提升纹理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。

13 March 2025